一、都是“顾客”惹的祸
这个世界上,骗子总是无处不在。尤其是交易频繁的电商领域,更是骗子们常年出没的“淘金地”。
最近,新加坡警方披露了一类涉及在线零售平台的网络诈骗案。自今年以来,这类诈骗案已有189名受害人上当,累计财产损失至少30.3万新元(约合163.8万人民币)。
骗子冒充买家行骗 图源:police.gov.sg
据了解,这类诈骗案主要针对网络卖家。其中一种诈骗模式是假冒感兴趣的顾客,在购物平台或者单独的通讯平台(例如 WhatsApp)私聊卖家,要购买某样商品,讨价还价并进行一番常规友好的沟通。
在骗子谎称下单后,卖家就会收到一封据称来自在线购物平台的订单确认邮件,卖家在根据提示点击后,就会被引导至假冒银行网站以接收货款。根据假冒网站要求,卖家需要输入银行凭证、一次性密码 (OTP)等详细个人信息,如果卖家一一照做了,那么银行卡里的钱就会被划走。
假冒买家下单 图源:police.gov.sg
另外,还有一种诈骗模式是骗子假冒顾客,称要自己安排快递服务,并给卖家发送假冒正规快递公司的二维码或钓鱼链接。卖家按照所谓的“顾客”要求和钓鱼网站指示照做,输入个人信息后,就会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非法交易。
假冒快递公司链接 图源:police.gov.sg
除了网络卖家,网购买家也是骗子的重点关注对象。据新加坡警方统计,2024年,仅在Shopee平台上,就有至少179起电商诈骗,累计财产损失至少39.9万新元(约合216万人民币)。
二、电商欺诈层出不穷
老实说,虽然多数人都比较警惕,但随着骗子手法不断更新、诈骗技术不断升级,营造的骗局也随之复杂。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,一般人很难发现骗子在哪一步出现,等反应过来时,往往已经被骗,实在是防不胜防。
比如在越南,假冒电商网站就是电商诈骗的一个常见手段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投资电商却又不熟悉电商规则的心理漏洞,让卖家到山寨电商网站上开设账户和代理店。一旦卖家踏出第一步,在假冒网站投了钱,便很容易被网站上源源不断、层层分级的奖金所诱惑,最终越陷越深,直到无力投资。
层层引诱骗局 图源:thoibaonganhang
据越南信息通信部信息安全司的统计数据,仅在去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期间,越南就发生了近1.25万起网络诈骗事件,其中通过假冒电商平台进行诈骗的案件数量占比很大,被打击的假冒电商网站多达20个。
部分假冒网站 图源:vietnamnet.vn
到了今年第一周,同样的诈骗案件仍在发生。这期间,越南信息通信部信息安全司又发现了假冒亚马逊网站2个、假冒Shopee网站2个、假冒Dien May Xanh零售网站4个,以及假冒银行网站若干个。
可以说,在电商圈里,假冒链接始终屡禁不止,各种骗局层出不穷。市场一边在增长,各种欺诈行为也在肆意增生。为了不让钱包遭罪,大家还是小心为上,凡是涉及交易、转账的事情,多留个心眼,以免落入圈套。
*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。联系信息:
甩手网